股權贈與的討論,要明確贈與的概念與股權的概念。 贈與合同,在《合同法》中是有名合同。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與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因為是無償且單務,因此,受贈人無需履行義務;贈與人處分的是自己具有處分權的。那么股權贈與有哪些類型?福州家事審判觀察系專業福州離婚、繼承律師–蔡思斌律師在長期關注、搜集福州以及其他地區法院家事審判實例,并結合自身多年辦理婚姻、繼承案件經驗的基礎上歸納、編輯、原創而成。
股權贈與的類型:
(1)股東內部的股權贈與。
指的是股東向公司內部的其他股東贈與其全部或部分的股權。在此種情況下只是股權比例發生變化或是公司股東人數減少,而不會發生新股東的加入,因此也并不會破壞公司的人合性。因此,股東內部股權贈與與股權買賣形式的內部股權轉讓形式相同,這種內部股權贈與應當由股東自行行使,而無需征得其他股東的同意。
(2)股東對外的股權贈與。
則是指公司向第三人贈與其全部或部分股權。根據《公司法》七十一條的規定,股權對外轉讓需過半數其他股東的同意;同時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
從本質上看,股權贈與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無償性,即受贈的第三人無需為受贈的股權支付任何對價。而優先購買權的目的就是在同等條件下由其他股東優先于第三人購買所轉讓的股權,以維護公司股東的人合性。
股權贈與存在什么法律風險?
(1)對于受贈人而言。
因股權的轉移必須要辦理相關的商事變更登記手續方能實現。而《合同法》又規定了除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在贈與財產轉移之前不可撤銷外,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是可以撤銷贈與的。因此,受贈人在無違法違約的情況下為避免贈與人行使撤銷權,需要在與贈與人達成贈與協議后,應及時對贈與協議進行公證,再通過以將自己的名字記載于公司章程或股東名冊,并經公司登記機關核準記載于公司登記文件的形式確定股權贈與的效力。
(2)對于公司而言。
在股東對內的股權贈與的情況下,根據上述股東內部股權贈與與股權買賣形式的內部股權轉讓形式相同,這種內部股權贈與應當由股東自行行使,而無需爭得其他股東的同意。鑒于股東之間的股權贈與行為可能會打破股東之間的原有持股比例的平衡,從而產生絕對控股股東,對其他小股東的地位和權利的行使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對于股權內部贈與,公司可以在章程中對內部的股權贈與作出例外性的規定。例如,通過約定股東之間禁止進行贈與等無償轉讓股權,從而規避上述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