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虛構謀取的利益不影響受賄罪的構成 ||刑事辯護福州律師提示—浙江臺州中院裁定謝某等受賄案
來源:人民法院報
裁判要旨
行為人虛報謀取的利益從而索要賄賂的行為,本質是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并向他人索賄,是否虛構謀取利益的事實不改變受賄罪的構成。
案情
2011年至2015年期間,被告人謝某任浙江有色地質環境研究院辦事處主任,在代表浙江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承接各項地質類勘查及報告編寫等任務中,多次指示衣某、張某在編寫報告中,通過擴大采空區范圍等方式隱瞞采石場的實際資源儲量,從而使他們獲益,采石場支付給謝某不同程度的好處費。在承接采石場保有資源儲量估算等業務中,謝某多次指示衣某隱瞞資源儲量,分別獲得好處費240萬元、40萬元、50萬元,并分給衣某25萬元、2萬元、3萬元;謝某指示張某隱瞞部分資源儲量,分別獲得好處費30余萬元、50萬元,并分給張某25萬元。此外,謝某承接某采石場地質勘查及資源儲量核實等業務后,與采石場合伙人泮某、潘某等人商定,由謝某幫助該采石場在編寫的地質類報告中隱瞞一定的資源儲量,該采石場給予謝某好處費200萬元,衣某根據謝某的指示,通過增加剝離量、擴大采空區等方法在報告中幫助該采石場隱瞞了200多萬噸的資源儲量。2013年7月左右,合伙人潘某向謝某提出,由謝某對泮某再多虛報隱瞞100萬噸的資源儲量進而多要好處費40萬元,并讓謝某將此40萬元給潘某,基于二人關系謝某表示同意并告訴泮某等人幫他們隱瞞了300多萬噸的資源儲量,需要增加好處費40萬元。后泮某等人送給謝某好處費共計240萬元,謝某將其中的40萬元給予潘某。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謝某、衣某、張某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在從事地質勘查局業務過程中,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另謝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被告人謝某的行為構成受賄、詐騙罪,被告人衣某、張某的行為構成受賄罪。
裁判
浙江省三門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謝某、衣某、張某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在從事某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業務過程中,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均已構成受賄罪,公訴機關指控三被告人犯受賄罪的罪名成立。但指控被告人謝某構成詐騙罪的定性不當,予以糾正。該院以受賄罪分別判處謝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處罰金100萬元;衣某有期徒刑七年零二個月,并處罰金50萬元;張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20萬元;追繳各被告人的違法所得。
一審宣判后,謝某以其沒有索賄情節及所得贓款用于單位開支等為由提起上訴。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謝某與他人合伙向采石場虛報隱瞞的資源儲量,進而多要好處費的行為構成詐騙罪還是受賄罪?第一種意見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謝某40萬元部分構成詐騙罪的定性準確。理由是謝某虛構了100萬噸儲量的行為使得采石場的股東泮某等人基于錯誤認識而多給謝某40萬元,并造成泮某等人財產損失,謝某幫助潘某獲利,符合詐騙犯罪的構成要件。第二種意見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謝某構成詐騙罪的指控不當,理由是該行為的本質還是被告人謝某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并向他人索賄,至于具體要幫對方謀取多少利益,只是一個概括故意,故應定受賄罪。
利用身份犯罪類案件中如何區分詐騙罪和受賄罪?詐騙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行為。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二者在犯罪主體、客體及其行為表現形式方面都不同。受賄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構成受賄罪的主體也可能構成詐騙罪。受賄罪侵犯的主要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只是公私財產所有權。二者本質的區別在于受賄罪的行為人利用職務之便,索取他人財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詐騙罪的行為人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
具體到本案中,被告人謝某任有色地質環境研究院某市辦事處主任,代表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承接某采石場地質勘查及資源儲量核實等業務,并指示衣某在做報告中為采石場隱瞞資源儲量,從而使采石場受益,事后向對方多索要財物。首先,從表面上看,該行為侵犯了采石場的利益,使得他們多出了好處費。但實質上,被告人謝某與衣某在報告中沒有正當履行職責,幫忙采石場隱瞞資源儲量,從而造成了國家財產的流失。采石場在整個過程中是受益對象,而非被侵害的受害對象;其次,在整個行為表現形式上,被告人謝某利用了職務之便,也確實幫助采石場謀取了利益,正基于此,采石場才愿意給予謝某好處費,并非基于錯誤的認識,符合受賄罪的客觀要件。不能把整個行為割斷,只看謝某向采石場多報謀取的利益而認為其是虛構事實從而騙取財物,是否虛構謀取利益的事實不改變受賄罪的構成,至于被告人具體要幫對方謀取多少利益,只是一個概括故意;最后,對于謝某拿到240萬元后,按照事先與潘某約定給予他的40萬元只是事后贓款去向問題,不能將其剝離出來另外作為犯罪定罪處罰。綜上,被告人謝某的行為構成受賄罪,不構成詐騙罪。
本案案號:(2015)臺三刑初字第470號,(2016)浙10刑終1218號
案例編寫人:浙江省三門縣人民法院?林菁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