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房”抵借款 撲騰出一地雞毛||福州房屋律師推薦
? ? 來源:人民法院報;作者:張 焱 郭海麗;福州律師推薦案例
時間:2017年5月5日上午
地點: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東小口法庭
案由:合同糾紛
案情:因資金周轉,何女士向好友陳先生借款百萬余元。因何女士未能按時歸還借款,二人簽訂一份協議書,約定:何女士將名下位于昌平區的一套房屋抵賬,但何女士可在六個月內還清借款并按原價贖回房屋。后因房屋歸屬產生糾紛,何女士將陳先生、白女士夫婦訴至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要求二人將房屋返還并協助辦理過戶手續。
????案情回放
原告何女士是作家、詩人,因急需用錢,何女士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陳先生。
2014年2月,何女士先后從陳先生處借款188萬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其他資金周轉。借款利息按照月息4分計算。然而,在到期還款時,何女士卻無法按時償還借款,約定的利息尚有22萬元沒有歸還。何女士便和陳先生商量,用自己名下位于昌平區北七家鎮某房屋(房屋面積188平米)用于抵押,算上之前的本息,何女士一共欠陳先生借款210萬元。
2016年4月28日,經雙方協商,何女士與陳先生簽訂了第一份協議書,約定:何女士欠陳先生本息210萬元,暫將何女士名下的房屋過戶給陳先生,房屋作價350萬元,陳先生將余款140萬元在房屋過戶的同時,分別打給何女士及何女士的兒子張某賬號。過戶后,何女士應在6個月內償還借款并按原價贖回房屋,最長時間不超過12個月。
協議書簽訂后,雙方辦理了房屋買賣合同的網簽手續。2016年5月4日,原告依約將涉案房屋過戶至陳先生妻子白女士名下。被告陳先生未依約向原告支付140萬元,僅在房屋過戶當日支付50萬元。
2016年11月15日,何女士與陳先生就涉案房屋的騰退事宜又簽訂了一份協議書,約定簽訂該協議當日支付房款50萬元,何女士收到錢后于12月25日前搬離房屋,剩余尾款于搬家當日支付。后何女士收到了陳先生支付的房款50萬元。至此,何女士共收到陳先生房款100萬元。
現原告何女士起訴請求將涉案房屋返還并辦理過戶手續。
????庭審現場
5月5日上午,昌平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何女士與陳先生、白女士合同糾紛一案,這已是該案第二次開庭。庭審中,原告當庭增加訴訟請求,要求撤銷2016年11月15日簽訂的協議書。因被告陳先生夫婦要求答辯期,此次開庭僅針對上次開庭后的訴訟請求進行答辯和舉證質證。
????以房抵債還是房屋買賣?雙方各執一詞
庭審中,原告先后舉出協議書(第一份)、房屋網簽合同、房屋權屬約定、房屋登記部門查詢結果及工商銀行賬戶明細清單等5份證據,證明何女士將房屋過戶給被告夫婦“事出有因”,就是為了以房抵賬。現在何女士有能力還錢給陳先生夫婦,二人理應配合自己“贖回”房屋。
二被告則提交了同等戶型的房屋價值參考。他們認為,雙方一開始的確是“以房抵賬”,但通過第二份協議書進行了變更。房屋是原告何女士賣給被告陳先生夫婦的,而且房屋的交易價格符合市場價格,因此不同意何女士的訴訟請求。
“當時與被告簽訂買賣合同,就是為了擔保陳先生的債權,所以房子才以350萬元成交,之所以作價這么低,就是為了原價贖回房屋。而且陳先生就是小額貸款公司的,何女士的目的就是借資金,不存在把房屋賣掉而獲取資金。”原告回答法庭提問時說道。
????稱脅迫簽訂第二份協議書?是否自愿存疑點
對于雙方為何簽訂第二份協議書,原告何女士稱:“自2016年10月開始,被告經常半夜到涉案房屋騷擾我們,對我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由于不想再受到騷擾,我才被迫簽訂的這份協議書。”
原告何女士認為,該協議書是在受到脅迫,且是在不公平的情況下簽訂的,簽訂協議時房價遠遠不止350萬元,應該在800萬元到900萬元左右。因此,要求撤銷這份協議書。
對此,被告陳先生夫婦并不認可。他們提出,這份重新簽訂的協議書,對房屋騰退時間、房屋價款支付及違約責任重新進行了約定,應視為對第一份協議書的修改,應當按照第二份協議書履行。
????拒還房屋雙方各有“委屈”?究竟誰先違約
法庭上,被告陳先生表示原告所述情況與事實不符。雙方簽訂第一份協議書后,原告沒有按照約定時間支付回贖款項,是何女士違約在先。
在回答法庭關于過戶當日為何只給付50萬元的提問時,被告陳先生夫婦表示:“這是因為在平常的交往中,我們意識到原告不按期支付利息,債務纏身且經常變卦。”他們無法信任原告,2016年4月28日,在原告既不還錢又不協助辦理貸款手續的情況下,雙方才簽訂了第一份協議書將房屋價款變更為350萬元。2016年11月15日雙方又將房屋價款變更為360萬元。原告屢屢違約,房屋價款一漲再漲,不履行騰房義務,還將上門要求騰房的白女士打成輕傷,因涉嫌刑事犯罪,現該案已由公安機關立案。
何女士表示,被告陳先生在2017年1月,已經撬門斷電,把屋內的東西都搬空了,現在房屋由陳先生占有使用,并且陳先生已經把房屋掛在網上銷售了。何女士希望可以一次性給付被告310萬元,被告配合她辦理房屋過戶手續。對于原告何女士提出的解決方案,被告陳先生當庭表示拒絕:“原價贖回不可能。而且兩份協議書約定的違約金也不止310萬元。”
因被告對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要求答辯期,且原告申請調取被告強迫其騰退房屋時發生沖突的報警記錄,本案將擇期繼續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