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贈情人二百多萬 妻子訴請返還獲支持||福州律師推薦了解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陳立烽 袁英
丈夫出軌,在此期間還通過轉賬等方式將二百多萬贈與情人,妻子發現后,以侵害夫妻共同財產和違反公序良俗向法院提起訴訟。福建省上杭縣人民法院12日披露,該院審結了此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判決被告人郭某歸還93.52萬元。
丈夫私贈情人財產 妻子憤而起訴
張某與丈夫于2002年4月登記結婚。2009年至2013年9月,丈夫在外與郭某有不正當男女關系,丈夫瞞著張某,多次將本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資金通過銀行轉賬等方式贈與郭某,共計277.07萬元。張某認為郭某明知對方是有婦之夫,與其丈夫發展不正當男女關系,違反婚姻法和公序良俗,且其丈夫未經張某同意,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郭某,侵害張某的合法權益,贈與行為無效,要求郭某返還277.07萬元。
張某的丈夫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其承認與郭某保持情人關系期間,多次通過現金、轉賬的方式向郭某支付錢款,包括訴爭的277.07萬元,均是以各種理由欺騙妻子用于投資,贈與之事未告知張某,也未取得張某同意。
贈與還是資金往來 雙方各執一詞
張某及其丈夫主張277.07萬元是對郭某的贈與,但郭某卻否認贈與行為。
郭某對與張某丈夫的關系,及兩人之間銀行轉賬277.07萬元的事實沒有異議,但辯稱該款項并非贈與。稱其中124.09萬屬于張某丈夫委托其轉給他人的資金往來,郭某收取后已轉與他人。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郭某通過銀行轉賬歸還張某丈夫欠款163.27萬元,并代張某丈夫歸還他人借款及利息20.28萬元。而且兩人交往期間,郭某為張某丈夫產下女嬰,張某丈夫承諾孩子出生后的費用由其承擔,但未履行,應在277.07萬元中扣除。
擅自贈與夫妻財產無效 法院支持部分返還
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丈夫通過銀行轉賬匯款277.07萬元給郭某,郭某對此沒有異議,法院予以確認。
根據婚姻法相關規定,除夫妻財產分別制外,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對共有財產不區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處分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協商一致,任何一方無權單獨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張某丈夫與郭某以婚外不正當男女關系相處,違反婚姻法有關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規定。在此期間交付給郭某的款項,郭某無證據證明已經返還的部分,應當認定為張某丈夫擅自贈與夫妻共同財產,侵犯張某共同財產權,該贈與行為無效。
對郭某已歸還的163.27萬元和代歸還他人借款利息20.28萬元,有銀行轉賬憑證等證據為據,且張某及其丈夫未提供證據證明163.27萬元是郭某返還除訴爭277.07萬元以外的款項,也無證據證明除訴爭277.07萬元之外還交付郭某其他款項用于代其歸還借款,故163.27萬元和20.28萬元應予扣減,剩余93.52元是張某丈夫擅自贈與夫妻共同財產,郭某應返還。對郭某稱其中124.09萬屬于張某丈夫委托其轉給他人的資金往來,收取后已轉與他人,無證據證明不予采納。子女撫養費屬于不同法律關系,對扣減撫養費不予采納。遂判決贈與行為無效,郭某返還張某93.52萬元。
法官說法:私贈情人財產違反《婚姻法》也有悖公序良俗
《婚姻法解釋(一)》規定:“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時,夫妻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任何一方無權單獨處分夫妻共同財產,且夫妻對全部共同財產并非各自享有半數份額,而是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擅自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情人,違反了《婚姻法》,侵犯了財產共有人的合法權益,贈與行為無效。
《婚姻法》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與他人發展不正當男女關系,將財產贈與情人,與我國提倡的社會主義道德相違背,違反了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