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福州市律師協會中小規模律師事務所發展委員會舉辦首期沙龍分享會。福州律協會長許明、副會長童建炫出席分享會。
本期分享會主題為《芹菜案“小過重罰”背后的行政考量和法律博弈》,主講嘉賓黃誠浩現任福建知望律師事務所主任、民進中央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民進福建省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福州律協中小委委員,曾獲2022年福州市青年五四獎章,第20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
黃誠浩首先展示了2024年省兩會省高院和省檢在工作報告中關于規范“三小”食品安全違法案件的總結,并結合央媒報道介紹了“芹菜案”的整個案件發展過程:張某花122.5元從鄰居王大姐處購買了70斤芹菜,后以136.5元賣給蔬菜批發商行,批發商行又賣給百里之外的超市。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抽檢超市時,發現毒死蜱項目不符合GB27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閩侯縣市場監管局作出處罰決定:沒收張某違法所得14元,罰款10萬元。“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黃誠浩提出前述疑問。他給大家展示了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履行催告書:1.沒收違法所得14元;2.罰款50000元;3.因逾期未繳納上述罰款,依法加處的罰款50000元。可見,此處罰款10萬元是兩種性質的罰款,并非如各大媒體籠統陳述的“罰款10萬元”。
接著,黃誠浩展示了閩侯縣人民法院對該案不予強制執行裁定的說理部分:當事人系首次違法,涉案金額顯屬較小,其本人并不知曉銷售芹菜不合格,且案發后當事人能夠配合調查,如實說明不合格芹菜來源,積極舉報他人無照經營,具有立功行為,應當依法予以減輕或不予處罰,本案處罰畸重,且本案存在一定的程序違法。
隨后,黃誠浩從“首違不罰”、主觀過錯、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空間、“處罰零裁量與行政問責的常態化”“行政機關撤銷案件的可能性”以及“裁定不準予強制執行的后果”等方面對該案進行了分析,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引人深思。同時,針對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為規范“三小”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裁量問題,避免“小過重罰”,以善意文明司法維護群眾“舌尖安全”,共同出臺的聯席會議紀要,黃誠浩亦作出了自己的解讀。最后黃誠浩結合自己曾經辦理的某地“生姜案”,介紹了律師作為代理人在辦案過程中應如何思考、如何著手,指出代理案件既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要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主講嘉賓分享結束之后,參會人員結合今天分享的主題及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經驗展開熱烈討論。
許明對本期沙龍分享會進行了點評,他指出,今天沙龍分享會的選題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在社會輿論或者新聞媒體的壓力下,律師該如何做?律師永遠都要堅守初心、追求正義,努力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本次沙龍分享會體現了中小規模律師事務所的專業自信和專業特點,展現了中小律所“袖里有乾坤”,希望沙龍分享會持續開展下去,繼續加強中小規模律師事務所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提升律師專業素養,促進中小律所的發展。
據悉,中小規模律所沙龍分享會是福州律協中小規模律師事務所發展委員會傾力打造的一檔全新品牌活動,旨在“服務和促進福州中小律師事務所發展”、加強中小律師事務所溝通交流。分享會將持續在全市中小規模律師事務所開展。
福州律協中小委主任林家棋,關愛委、文建委主任嚴孫偉和近50名中小規模律師事務所律師參加此次分享會。分享會由福建知望律師事務所李嘉然主持。
來源:福州市律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