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成都商報的報道,仍然心酸,轉給“枉議然”法官們看看。看看我無罪辯護的三點理由,以及“懇求法官憑審慎和智慧,改變機械執法的理念,基于良知,回到常識,考量人情,依法作出公正的判決”,何錯之有?
啥是玩具啥是槍
法院拍賣、警察犯事、法官申訴有感
徐昕
河南信陽市新縣法院在網上拍賣了一批可以發射“BB彈”的玩具槍,似與天津大媽涉案“槍支”相似。這事有點滑稽。
我不想指責法院,更不會說法官構成犯罪,因為絕大多數法官也不了解槍口比動能1.8焦耳/平方厘米是什么概念,根本沒有持有或銷售槍支的主觀故意,不可能構成犯罪。
我也相信,法院會很快讓公安出具一個槍口比動能低于1.8焦耳/平方厘米的鑒定結論,公安會立即出具,哪怕沒有槍支鑒定條件。
此事恰恰反映了仿真槍、玩具槍認定為真槍的荒唐,連法院、法官都搞不清楚啥是玩具啥是槍,何況普通民眾?
大連、武漢等地好些警察因仿真槍案被判刑找我申訴,連警察都不懂公安部的槍支認定標準1.8焦耳/平方厘米,更何況我們老百姓?
浙江某法院執行局的一位法官因仿真槍被判刑,也希望我為他辯護。政府公務員身份的求助者更多。但目前尚無檢察官向我求助。等公檢法都全了,我來為他們推薦好律師。
假槍真罪的案件,每年以數千的速度增長,造成嚴重的人權問題。犯罪標準過低,使人動輒得咎,必是惡法。所以,懇請領導、媒體、民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此類案件,促進槍支認定標準回歸到合理的程度。
從一年半前的劉大蔚案代理申訴,到天津大媽趙春華案,我幾乎天天在微博微信呼吁:1、公安部提高槍支認定標準,至少先恢復至2001年的標準槍口比動能大于16焦耳/平方厘米;2、最高法的司法解釋將仿真槍的定罪量刑區別于真槍。
2017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槍支認定標準提高。但愿實現我的這個“中國夢”。
2017/1/5
據財經網,法院所賣“玩具槍”似與天津老太涉案“槍支”相似。一些CS愛好者指出,新縣法院拍賣的其中一款為手拉式彈簧壓縮空氣仿SVD制式仿真槍(如圖),擊發6mm黃色球形塑料彈丸,原理與老太擺攤的“槍支”相同,是一樣的仿真槍。
近日,有網友發現,河南信陽市新縣法院在網上拍賣了一批可以發射“BB彈”的玩具槍。
澎湃新聞在某司法拍賣網站上看到,新縣法院在2016年12月28日和2016年10月30日,分兩次拍賣了25支玩具槍,包括“反恐狙擊槍”、“神槍手模型槍”、“穿越火線SVD模型槍”等等。
對此,新縣法院一法官回應稱,這些都是小孩玩的塑料玩具槍,只是進行了價格鑒定,未鑒定“槍口比動能”。
法院網拍可發射“BB彈”的玩具槍
新縣法院發布的競買公告。
某司法拍賣網站顯示,新縣法院在2016年12月28日和2016年10月30日,分兩次拍賣了25支玩具槍,包括“反恐狙擊槍”“神槍手模型槍”“穿越火線SVD模型槍”等等。
新縣法院發布的競買公告顯示,這些玩具槍除了“CYMA-P.661B模型槍”的起拍價為30元一支,其余的玩具槍起拍價均為15元一支。目前,上述兩場拍賣均已結束,成交價最高的為一支“穿越火線M2015-3模型槍”,該標的物起拍價位15元,最終以205元成交。
拍賣公告發布的標的物照片顯示,部分模型槍外包裝上標有“適合年齡18歲以上”、“使用6mmBB彈”、“請勿對準人或動物射擊”等字樣。澎湃新聞注意到,在一支包裝已打開的“穿越火線SVD模型槍”盒子內,還配有一包黃色“BB彈”。
新縣法院網站上拍賣的玩具槍。
新縣法院網拍的部分玩具槍外包裝上標有“適合年齡18歲以上”“使用6mmBB彈”“請勿對準人或動物射擊”等字樣。
2017年1月3日,新縣法院一位法官告訴澎湃新聞:“這些都是塑料玩具槍,給小孩玩的那種,假子彈,以前也賣過幾把,沒有出現什么問題。”
針對記者提出的法院是否對這些玩具槍的“槍口比動能”是否進行過鑒定,該法官回應稱:“沒有考慮那么多,光是拿到價格鑒定中心進行了價格鑒定。”
“槍口比動能”是指彈丸出膛后、在槍口附近位置時具有的動能與彈丸橫截面積的比值。由公安部發布、2008年3月1日實施的《槍支致傷力的法庭科學鑒定判據》規定,“未造成人員傷亡的非制式槍支致傷力判據為槍口比動能1.8焦耳/平方厘米”。
在一支包裝已打開的“穿越火線SVD模型槍”盒子內,還配有一包黃色“BB彈”。
2010年公安部印發《公安機關涉案槍支彈藥性能鑒定工作規定》,其中規定,對不能發射制式彈藥的非制式槍支,當所發射彈丸的槍口比動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時,一律認定為槍支。
多人因買賣、持有“BB彈槍支”獲刑
早在2012年,就有人因買賣、持有可發射BB彈的玩具槍獲刑。
據東方網報道,2010年11月,唐某上軍事論壇時認識了一名網友,此人是仿真槍賣家。唐某先后購買了3支槍用于收藏,其中包括M1911和格洛克仿真手槍,還有一把M4仿真步槍。陶某、張某和葛某得知后在網上選定型號,委托唐某統一訂購、收貨,先后購買7支仿真手槍和步槍。
2011年12月5日,警方將唐某等4人抓獲,并繳獲各類槍支共10支。從查獲情況看,唐某等4人購買的仿真槍使用的都是6mm的BB彈。
東方網報道稱,所謂BB彈,是玩具槍常用的子彈,一般用塑料制成,雖非致命槍彈,但發射距離過近也可能使人致殘。經物證鑒定中心鑒定,唐某等人持有的仿真槍完全符合以壓縮氣體為動力設計原理,均可以擊發并具有致傷力。
我國《槍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本法所稱槍支,是指以火藥或者壓縮氣體等為動力,利用管狀器具發射金屬彈丸或者其他物質,足以致人傷亡或者喪失知覺的各種槍支。”
法院認為,被告人唐某等4人購買的仿真槍雖與真槍存在區別,但仍具備上述特征,構成非法買賣槍支罪;唐某違反槍支管理法規,非法持有槍支,已構成非法持有槍支罪。唐某犯兩罪,應予數罪并罰。
據此,法院一審判處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分別判處陶某、張某和葛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近年來,1.8焦耳/平方厘米的槍支標準是否過低引發了很大爭議。而在2008年實施新標準之前,中國刑事司法實踐中對槍支的鑒定標準要高得多。
發表在《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3年第5期,一篇題為《槍支認定標準劇變的刑法分析》的論文指出,2007年以來,槍支鑒定臨界值大幅度地降低到接近原有標準的十分之一左右,這一變化是近些年來不少涉槍案件中,當事人堅稱
是“玩具槍”而司法機關卻認定為“槍支”予以刑事追訴的分歧根源。
2017年1月3日中午,新縣法院已將2016年10月30日及12月28日的上述網拍信息刪除。
天津老太因擺射擊攤獲刑 代理律師:已簽署上訴狀
2016年8月,51歲的趙春華在天津李公祠大街親水平臺附近擺了一個射擊攤謀生。2016年10月12日,她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專項行動中被抓獲。
2016年12月27日,經天津河北區法院認定,趙春華非法持有6只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支,一審判處趙春華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2017年1月3日上午,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趙春華的代理律師徐昕處獲悉,趙春華已經簽署了上訴狀,并將于今天下午稍晚的時候,向法院提出上訴。
文章來源:大案微信公眾號
]]>我國公安的槍支認定標準,是幾個專家閉門,按照領導的需求制定出來的,制定出來,其實就是法律,因為我國立法機關,已經把槍支的認定標準,授權給公安機關了。我國人大里面多數是兼職的,每年開會舉舉手,拍拍手,真正參與立法的,少之又少,因此,多數法律是部門立法,甚至最重要的《刑事訴訟法》,也多數是公檢法幾家自己定的。不但槍支標準,精神病標準也是,司法部一些臨床經驗都不足的專家,制定了全國司法精神病鑒定標準。有一次開庭,我問一個精神病鑒定專家,你有幾年精神病臨床經驗,專家開始不肯說,后來說了,一年。其他的年歲,全部在鑒定機構。這個人就參與了全國司法精神病鑒定標準的制定。你說,多么荒唐。比處長治國更危險的是,幾個專家,按領導旨意,閉門造車,遭遇到的老百姓,誰遇到誰倒霉。
不止槍支。還有所謂的假藥。一種德國的藥,美國的藥,真藥,只要沒有經過我國藥監部門批準進口,誰帶進來,賣掉,就是銷售假藥罪。北京、福建等多人被抓。銷售假藥罪,還沒有金額標準,如果是非法經營罪,還有5萬元的標準。銷售假藥罪,只要幾瓶,就可能被判刑。因為,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把賣幾瓶可以抓人的標準,授權給了公安機關。司法解釋說,少量可以不算犯罪,什么算少量,公安機關說了算。
我網上查到福建連江一女子,賣了13盒英國退燒糖漿,(真藥),獲利200多元,被檢察機關起訴。立法機關在刑法上是規定是假藥,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進口的藥,肯定是真藥,不算假藥,但,我國的最高法、最高檢司法解釋,就把進口藥,未經藥監批準,認定為法律上的假藥。這算什么事?國產藥很多的療效不如進口藥,很多進口藥在國內沒有替代品,老百姓買點藥,只要不是偽劣藥品,憑什么定假藥。問題是,你上哪里說理去。要不是北京的一個警察來咨詢我,他太太因此被抓,我一個律師,都不知道,這真藥在中國算假藥。難怪,很多家庭婦女落到這法律的陷阱里,把帶進來多余的洋藥賣了,無辜被抓。有的,或許是想賺點小錢,補貼家用。而不知道,法律的血盆大口,已經張開。很多全職太太,孩子都還小,孩子在家里,媽媽在看守所里。孩子哭,媽媽悲,誰之過?
法律,必須讓人知道了,才能入罪。真藥變假藥,誰能管惡法?孔子說,民,不教而誅謂之虐。
說到底,立法權,反映民意是脫節的。現在兩高的司法解釋,坦白說,也掌握在一些不了解世情的小年青手里,立出來的解釋,脫離現實。有些是政治任務,類似司法部管死律師的規定,類似,兩高關于微博500轉入刑的司法解釋。類似公安這種強制的標準下調,顯然也是政治任務,但,這樣的立法,顯然,過了。為什么,貪腐案件的標準上調,從10萬判10年,調到300萬判十年呢?(有合理性),但槍支、藥品的標準為啥要下調呢?
答案在風中,誰都知道,誰都無法解決。
非法立法問題,執法中也是。今日,廣州市一個快結婚的年青人來問我,他出于虛榮,在網上花10元錢,定制了一個有名大學的文憑,(沒去行騙,沒任何后果),被以偽造企事業單位印證罪立案要起訴,我開始以為他被騙了,后來發現是真的。我打電話問檢察官,不是偽造者、銷售者才入刑,買的人最多行政處罰嗎?檢察官很耐心,回答說,他是”定制文憑“。定制就是共同偽造公章。我去餐廳點個菜讓放點辣椒,就算共同做菜。我查了很多案例,似乎都找不到類似案例,私人定制,共同犯罪。
從常識都可以知道,這樣的事情,和老太太擺氣球攤一樣,你去起訴他,一定是哪個層面出了問題。但,司法機關人員,處于維護“法律”,往往會把常識放在一邊,既然法律這么定了,我們必須得判。于是,少年買賣玩具槍,被判無期,老太太氣球攤,被判三年半,家庭婦女,賣了13盒洋咳嗽藥,被提起公訴。
傳統中國,立法權都和百姓無關,是仁慈的皇帝以及官僚系統相關,皇帝仁慈,立法簡約,劉邦廢秦朝的法律時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巿.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馀悉除去秦法“。顯然不可能回到這么簡約,但立法,要有道理,要不違背基本人情和常識。
法網之密,這幾年顯然已經過了,這幾年修改的法律,司法解釋,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百姓的想象,也超出了一般法律人的想象,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做的,已經是犯罪行為。倒過來,很多明明是犯罪行為的,卻得不到追究。在強拆領域,明明有毀壞公私財產罪,但強拆房屋者多,公安警察明明在旁,卻往往置之不理。久而久之,法律是嚴峻了,警察是威嚴的,但一旦警察涉案,所有人自己遇到的警察不公,會堆到一個人頭上,輿情澎湃,難以消解。殊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本溯源,法當公平良善。
前幾天,接到一個好心人從嘉興打來的電話,說遇到一個老人,從云南大理步行到上海來找我,已經走到嘉興,他,家有不平事,貌似家被強拆了,我讓他坐動車,他說坐車暈,愿意走。我只能在上海等他,二天過去,顯然,沒走到。我知道,就算找到我,我也無能為力,辜負他幾千里路的風霜雨雪。真的。除了和這哀哭的人同哀哭!
來自:辯護人defender
]]>